截至目前,印度央行自2019年2月开始的降息周期已经趋向结束,持续的高通胀是终结印度央行降息的主要力量。考虑到印度经济正处于复苏阶段,印度央行即便结束降息周期,也并不意味着新一轮加息的开始。印度央行或许还将在一定时间内继续维持目前的利率水平。
印度央行4日结束的本年度最后一次双月货币政策会议,基本宣告了自2019年2月开始的本轮降息周期结束。
在10月份的双月货币政策之后,印度央行行长达斯曾表示,如果通胀压力缓解,未来央行还将进一步采取降息措施。但这一期望目前来看基本落空了。在12月份的双月货币政策声明中,印度央行不仅不敢奢望通胀压力缓解,还进一步上调了未来数月的通胀预期。
对于现阶段通胀现状,印度央行指出,通胀上升趋势明显,零售通胀已从9月份的7.3%升至10月份的7.6%,核心通胀也从9月份的5.4%升至5.8%,粮食价格的涨幅已经达到两位数。印度11月份的通胀数据还要几天才会公布,但市场基本预期还在7%以上。
对于未来数月通胀趋势,印度央行指出,通胀预期已经变得非常不利。在随后的几个月中,虽然谷物和蔬菜价格可能随着供应的增加而有所回落,但其他粮食价格可能会继续保持较高水平。就核心通胀而言,由于成本价格的推动,核心通胀率将保持一定的粘性,并可能随着经济活动正常化和需求的回升而有所上升。考虑到这些因素,印度央行预计2020-21财年第三季度(10-12月)CPI通胀率为6.8%,2020-21财年第四季度(2021年1-3月)的CPI为5.8%;2021-22财年的上半年(2021年4-9月份),CPI可能会在5.2%-4.6%之间。
在通胀高企情况下,印度央行基本没有降息空间。事实上,从8月份开始,印度央行已连续3次双月货币政策会议均维持利率不变。但对通胀预期来说,印度央行感觉更为不利。这也就意味着,自2019年2月以来的本轮降息周期基本趋向结束了。
其实,自2019年2月开始的本轮印度央行降息周期,本应在2019年底就基本趋向结束。由于通胀高企,印度央行在2019年12月份和2020年2月份的双月货币政策会议上,均没有延续降息,而是维持利率不变。但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印度央行的节奏。为对冲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印度央行不得不在通胀高企的情形下,分别在今年3月份和5月份实施突然降息,累计降息达115个基点。这两次降息主要目的是为稳定经济增长,但也进一步推高了通胀,再次使得央行走到停止降息的关口。
Kotak保险公司在其近期的一份报告中表示,印度本轮降息周期结束。未来是否进一步降息取决印度经济的增长情况。如果经济增速弱于预期,经济增长动能在节日后大幅衰减,印度央行可能还会降息。但目前还看不到这方面的迹象。
通胀成为终结印度央行停止降息的主要动力。印度这波通胀已经持续一年时间。自2019年11月以来,印度零售通胀基本都在6%以上。今年10月份的零售通胀更是升至7.61%,为6年来的最高水平。6%为印度央行最高容忍上限。
对于印度央行来说,降息周期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加息的开始,即便面对如此高企的通胀,印度央行暂时也无力加息。一方面,印度通胀高企在印度央行看来主要在于疫情引发的供应链紊乱。印度央行指出,印度零售和批发通胀之间的巨大差别,显示出零售供给的严重不足。这助长了零售的通胀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加息也无法压制通胀。另一方面,零售物价的上涨,可能来自政府部门税费等的增加,此种情况下,加息也无法平抑物价。汽柴油价格就是明显例证,由于燃油税增加,自2020年11月20日以来,德里每升汽油价格已经上涨2.65卢比,柴油价格每升上涨了3.42卢比。孟买每升汽油价格升至90.34卢比,柴油价格升至每升80.51卢比,成为全印度汽柴油价格最贵的城市。
印度央行不敢贸然加息的另一个顾忌是经济增长尚不稳定。尽管在12月的双月货币政策会议上,印度央行预计经济增长在10-12月即可转正,同时,将印度全财年的经济增速由过去的-9.5%上调至-7.5%,但印度央行行长达斯仍在强调,印度经济增长的稳定性需要观察,央行现阶段的最主要的任务还是促进经济增长。言外之意就是,尽管印度通胀压力很大,但央行为经济增长,也只能容忍。
印度央行最主要的任务是维持物价基本稳定,中期通胀目标在为4%,2%-6%为印度央行通胀容忍区间。但目前印度央行已把促进经济增长作为优先选项,维持物价稳定只能推后,同时,印度央行进一步上移通胀容忍上限。对于印度央行来说,这些都不是政策的正常状态,是面对疫情冲击经济后的作出的应激反应。
业内人士指出,印度央行政策回归常态,需看到更多经济增长动力,这一时间也许需等到明年上半年。
印度独立研究机构QuantEco负责人苏巴达·绕指出,印度央行在12月份双月货币政策会议后,可能会进一步规范利率走廊。但印度央行货币政策中性需要到下个财年才能实现。野村证券在8日公布的亚洲经济展望报告中预测,印度在明年上半年都将保持宽松货币立场,央行加息可能需要等到2022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