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输入30
您所在的位置:
全国政协委员肖钢:借力“一带一路” 跑出人民币国际化的中国速度
 

  今年以来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施的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据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以来,我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52个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42亿美元,同比增长11.7%,占同期投资总额的17.3%,较上年提升2.4个百分点。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证监会原主席肖钢认为,人民币国际化可以借力“一带一路”,通过在投融资项目中更多地使用人民币,降低沿线国家的货币兑换成本,有效缓解货币错配,规避汇率风险,深化沿线国家之间的产能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和风险共担,促进贸易和投资发展。

  肖钢认为,可以通过扩大人民币跨境投资,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对一些需要购买中国产品和服务的项目,增加人民币贷款或投资比例,对一些投资回收期较长的项目,适当延长还款期,平衡双方贸易投资流动性能力。在货物贸易与投资融资的资金收付中更多使用人民币,提高人民币跨境收付比重。”肖钢称。

  据了解,我国央行已与22个沿线国家央行签订了双边货币互换协议。下一步应适时增加双边货币互换的国家,积极扩大其他国家实际动用的人民币数量。

  大力推动大宗商品以人民币计价有助于更好培养人民币使用习惯,增强人民币国际结算粘性。肖钢认为,通过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引入更多的国际机构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参与,增加交易品种,提高人民币交易便利度,利用汇率风险管理工具和供应链贸易金融产品,合理降低投资者运营风险和成本,提高交易活跃度。进一步加强人民币外汇市场建设,随着境外投资者拥有越来越多的人民币敞口,将会产生大量的外汇对冲需求,外汇市场是不可或缺的。

  与此同时,肖钢认为建设国际化的熊猫债市场可以进一步扩大人民币国际影响力。“境外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到境内发债,是支持‘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重要融资方式,也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载体,不仅可以让国内投资者分享境外发行主体提供的收益,也可以为境外投资者提供更多投资品种,还可以促进国内金融市场,拓宽‘一带一路’建设项目的资金来源。”肖钢称。

  近年来香港、伦敦等离岸人民币市场快速发展,人民币资金池扩大。肖钢认为,在继续巩固发展存贷款、信用担保等金融业务的基础上,丰富离岸人民币金融产品,可进一步扩大绿色人民币债券、人民币计价的资产证券化产品以及人民币再保险,为“一带一路”倡议实施项目提供多功能服务。

  肖钢认为,通过完善外汇管理制度,加强“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出口信贷机构合作,有利于人民币早日实现国际化。在国际环境多变的背景下,充分评估宏观政策和监管政策对“一带一路”倡议投融资活动的影响,进一步完善内保外贷管理,堵塞漏洞,制定专门支持“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办法,简化内保外贷审批流程,给予具有资质的企业一定金额的内保外贷额度,在额度范围内备案即可对外提供担保。

  在外汇管理方面对企业从事“一带一路”倡议实施投融资给予政策倾斜和灵活性安排,支持开展具备真实业务背景、确有购汇需求、已有合同约定的购汇业务。完善企业境外发债制度,对确有“一带一路”项目境外融资需求的,允许企业可按全年申报发债额度,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实行“先发行、后登记”管理。

  肖钢建议,可以由我国相关机构牵头组织沿线国家的同业机构,搭建相应的平台与机制,加强政策协调与业务合作,通过联合信贷、共同保险、再保险等方式,吸引更多的市场主体和资金参与“一带一路”倡议实施。“通过建立‘一带一路’相关国家之间跨境投融资担保协约,在抵质押物登记、查询、处置以及法院判决执行方面加强协作,创造良好的投融资环境,实现借力‘一带一路’沿线国际及地区,跑出人民币国际化的中国速度。”

  注: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风险自负。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0-05-25)
【关闭窗口】